文殊崇拜
相传,五台山为文殊菩萨化现之区,五台山金色世界的草木土石都与文殊有关。其五台表示文殊顶分五髻(童子形)、首戴五佛之冠和已经具有佛的五种智慧,其次,五台又表示文殊具有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已经清净;亦表示文殊已经了解了佛教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真正根源;亦表示文殊已经掌握了济度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一乘的精要;亦表示文殊已经清除了劫、见、烦恼、众生、命等五浊的灾难。 所以,这五座台顶上,分别供奉着文殊菩萨的五个法身,又称五方文殊。东台望海峰,有寺名曰望海,主供聪明文殊,拜之可使人聪明。北台叶斗峰,有寺名曰灵应,主供无垢文殊,拜之可心地纯净、一尘不染。中台翠岩峰,有寺名曰演教,主供儒童文殊,他是西方宗教中国本土化的典型产物。西台挂月峰,有寺名曰法雷,主供狮子文殊,拜之可使人勇敢。南台锦绣峰,有寺名曰普济,主供智慧文殊,拜之可使人获得无穷智慧。而在佛国中心台怀镇,还有一座黛螺顶,则集文殊菩萨的五种法身供于一寺。 此外,菩萨顶供有黄文殊,罗睺寺供白文殊,显通寺供有绿文殊,塔院寺供有黑文殊,殊像寺供奉蓝色文殊,合称五色文殊。 实际上,五台山寺庙中,均有文殊菩萨的塑像,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佛教教主庄严的威仪之貌,还有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化身形式。可谓,处处有文殊化现灵迹,寺寺有文殊庄严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