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
王通 (584—617) 隋绛州龙门通化村(现划归万荣县)人。自幼勤勉好学,10岁时遵父意仿孔子《春秋》作《元经》。文帝仁寿间至长安上《太平十二策》,因所谋遭群臣妒而不被用,乃归河汾间,以授徒著述为业,有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其弟子及友人李靖、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均为唐初开国重臣。后屡征不出,于大业十三年(617)病故,门人哀以送之,私谥“文中子”。著有《中说》。主张三教合一,存道去欲,容理尽性,实乃隋唐儒学变革的发端者。宋代程颐将王通与荀卿、扬雄并列,足见其思想对理学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