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后土庙
介休后土庙 位于介休市区内西北隅庙底街。据明正德十四年重建碑记载,始建于北魏太安三年(457),梁武帝大同二年(536)重修。北宋皇祐元年(1049)敕修,元大德七年(1303)遭地震毁坏,延祐五年(1318)复建,明洪武、正德和清道光年间屡次重修。现存规模为明正德年间扩建。后土庙坐北朝南,总占地9196平方米。寺观西侧为主轴线,有影壁、天王殿、护法殿、三清楼、后土圣母殿。主轴线东,依次并列吕祖阁、关帝庙和土神庙,庙前各地戏台一座,连成一体。该建筑群布局紧凑。主体建筑为戏楼和三清楼联体建筑,结构精巧,是三重檐十字歇转顶结构的大楼。楼顶龙吻高耸,狮饰、琉璃楼阁、莲花脊筒、兽头角神相互辉映,结构精巧,堪称明清楼阁式建筑中罕见之精品,而庙西区吕祖、关帝、土神三庙和三连台之建筑形制,更为国内所罕见。三清楼和四殿配殿内珍藏数千尊明代《万圣朝元》彩塑,阵容浩繁,蔚为大观,是一部匠心独运群雕壁塑完美结合的道教神祗体系。后土庙所有建筑均饰以精致华美之琉璃,烧造技术和造型艺术俱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