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议和
隆庆议和明代,长城内外,明军和蒙古军队时战时和,而在新荣区得胜堡这段历史中,特别引人注目的就是“隆庆议和”。 明隆庆五年(1571)三月二十八日,在今大同市新荣区得胜堡的凉马台,明朝隆庆皇帝下诏封蒙古首领俺答汗为顺义王,其子弟亦各封官职,并批准了通贡互市,历史上称这件事为“隆庆议和”。从此,明朝在大同得胜堡等地设立马市。于此前后,山西北边形成了以偏头关至右玉杀虎口、大同至张家口以及阳高至天镇一线的边地市场。缘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些地方既是沿外长城一线展开的军事要塞,又是中原地区与北方蒙古族的边贸口岸。这些边贸市场由开始单纯的马市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型市场,中原地区的茶叶、丝绸、粮油、棉织品、日用品等货物通过这里运往蒙古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马、牛、羊、皮毛等货物又通过这里运往内地。多民族通过物资交易,互利互惠,互通有无,加深了解,增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内地的政治、文化的交流。 俺答汗死后,他的妻子三娘子仍是“隆庆议和”忠诚不渝的执行者。为了表彰三娘子的功德,1587年,明万历皇帝封她为忠顺夫人。册封仪式仍在得胜堡凉马台举行,仪式隆重盛大。 三娘子长期参与掌握兵权,在蒙古各部中有较高的威信。她主持贡市,忠诚不渝地贯彻执行“隆庆议和”,对长城内外蒙汉两族人民的安定团结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蒙汉两族人民的尊敬。据记载,每逢开市之日,三娘子总要亲自主持,每每只见她“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她与明朝宣大总督等官员往来密切,友情甚笃。以至在宣大总督向朝廷的报告中都要题上一笔“得三娘子主市,可以宁边。”今天,得胜堡的凉马台犹在,它已成为蒙汉友好的历史证明,而三娘子为蒙汉友好所做的贡献将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