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产与特产 » 物产与特产 » 名优特产 » 竹叶青酒

竹叶青酒

竹叶青酒作为中国的一大名酒,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      它以优质汾酒为基酒,配以十余种名贵药材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清醇甜美的口感和显著的养生保健功效,自唐、宋时期就被人们所肯定,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保健名酒。      民间盛传适量久饮竹叶青酒,有疏气、活血、润肝、健脾,增强免疫之功效。1997年,竹叶青酒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具有改善肠道菌群的保健功能。1998年,竹叶青酒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2006年,结合中医药的保健理论及国家卫生部认定的27项保健功能,通过选择性地进行了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性、抗疲劳性三个功能的试验,结果显示,竹叶青酒在以上几项保健功能方面均有显著功效。      “竹叶青”这名称是从何而来呢?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传说很早以前,山西酒行每年要举行一次酒会。逢酒会这天,大小酒坊的老板都把自己作坊里当年酿造的新酒抬一坛到会上,由酒会会长主持,让众人品尝,排列出名次来。当时有家酒坊,虽说是祖传几代的老作坊,可年年酿出的酒总不见有多少起色,每逢酒会评比,总是名落孙山。      这一年,又要开酒会了,老板只好吩咐两个小伙计备好一坛新酒抬去应景。老板自己先走一步,让伙计们随后就来。这两个送酒的伙计早就摸透了老板的心思,知道自家酒不好,不愿早送到会上露丑现眼,所以,直磨蹭到日起三竿,才抬上酒坛子出门上路。这天天气特别热,头顶上的太阳像一团火,两个伙计抬着一坛酒,走着,走着,那汗水就从头发梢淌到脚趾尖了。伙计俩走得又热又渴,赶到正晌,恰巧来到一片竹林子边,一商量,决定先把担子放在竹林里凉快凉快,找个人家喝口水再说。两人放好酒坛子,前坡转,后坡找,唉!这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别说找个人家,就是找条小河沟喝口水也难呀!伙计俩回到竹林里,四只眼睛都落在酒坛子上,找不到水,就喝口酒吧!可是一掀开坛盖,又犯愁了:满满一坛子酒,没勺没瓢,捧不起,放不下,咋喝法呀?“嘿!有了!”小伙计眼睛一亮,顺手从一株成竹上扯了两片大竹叶,说:“咱俩捻个竹叶杯吧!”说着,把竹叶捻成了两个小酒杯,就你一杯、我一盅地喝起来了。      造酒人喝酒,那可真像喝水。这伙计俩不知不觉就喝去了小半坛。喝完酒,汗消了,嗓子眼也不冒烟了,可望望坛里的酒,这伙计俩傻眼了:只剩下半坛儿酒,怎么去交差呢?还是年长的伙计有心机:“我说兄弟,咱哥俩还是抬着赶路吧,反正咱家酒不好,等走到有水的地方,渗上点水,你不言,我不语,混过去就是了。”小伙计一听也是理,便和年长的伙计抬起坛子就走。走不多远,只见一丛翠绿翠绿的大青竹,竹丛旁边有几块大石头,石头缝里渗出一滴一滴的清水,滴滴落在石根底下一个巴掌大小的水湾湾里。这伙计俩像遇到救命泉一样,赶紧把酒坛子放下,又摘了两片竹叶捻成杯,蹲在小水湾边,你一下,我一下,往坛子里加水。说也奇怪,别看这小水湾湾只有巴掌大,可是不管他俩怎么舀,湾里的水总不见少,不一会,就把坛子灌满了,他们又趁便喝了几口,觉得这泉水又凉又甜。两个人看看时候不早了,急忙抬起酒坛子上路。      再说在酒会上,酒会会长和各家酒坊老板推杯换盏,品尝一家一家的新酒。眼看快要品尝完了,只见这伙计俩满头大汗地抬着坛子走进会场,老板亲自揭开坛盖,舀了一碗酒,恭恭敬敬地捧到酒会会长面前。酒会会长端起碗,看着老板笑了笑说:“好戏压轴,好酒封顶,今天酒会最后得尝尝贵老板的这碗酒了,想必是独占鳌头喽!”说完哈哈一阵大笑,满座的酒老板也随着嘻笑了一番。老板明知大家在打趣他,也只得红着脸说:“惭愧,惭愧,水酒村醪,还望诸位赏光指教。”酒会会长又哈哈一笑:“哎,哪里,哪里,我先领教了。”边说边把酒碗凑到嘴边,轻轻喝了一口。“晤?”酒会会长吧嗒吧塔嘴,看了看酒老板,又瞅了瞅碗里的酒,半晌才对众家酒坊老板说;“来来来,大家都尝尝!”这碗酒在众老板手中传来传去,只见这个尝了一口伸伸舌头,那个尝了一口瞪瞪眼睛,谁也没敢吱声。      伙计俩看了,怕露馅,吓得直往后面退。老板看着这个场面,不知出了什么事,心里发毛,身子哆嗦起来,赶紧朝坛里一瞧,这才发觉酒色绿晶晶,青澄澄,还有一股说不出的浓味儿直冲鼻子眼哩!他战战兢兢地舀了半碗,自己尝了一口。不由得呆住了:呵!这是我家的酒吗?老板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只见酒会会长站起身,朝会场里巡视了一眼,问道:“诸位,这碗酒如何呀?”“好酒,好酒!”会场像开锅水一样沸腾起来。      酒会会长笑吟吟地离席来到老板面前,说:“恭喜,恭喜啦!老兄一鸣惊人,酿出这般琼浆玉液,该当众传传匠艺罗!”老板如在梦中,只得说:“不敢,不敢,初试小技,偶得新酿,且容来岁会上见教吧!”“好!祝老兄明年更上一层楼!”酒会会长一高兴,转身吩咐道:“来呀,开宴畅饮,同贺今岁佳品!”说着,把老板让到上座。一时间,席上山珍海味,大家举杯碰盏,把这坛酒喝了个底朝天。不用细说,这年酒会上,这伙计俩送去的酒,名列第一!在回酒坊的路上,伙计俩一高兴,便把酒坛里加泉水的事,一五一十地全对老板说了。老板听完,拿出二十吊铜钱,对他们说:“这件事你们再也别对人乱说啦。来,天热送酒,一路辛苦,这几吊钱你们拿去买茶喝吧!”伙计俩因祸得福,自然喜出望外。      第二天,老板又叫他们引路,亲自去看过他们歇脚的那片竹林子,又亲口尝了尝那湾泉水,知道酿出这样的好酒,与这又清又甜的泉水是分不开的。于是,他就买下了那块地皮,将酒坊迁去,在那小水湾上打了一眼井,又从酿造技艺上努力改进,终于酿出了别有色味、驰名中外的好酒,取名叫“竹叶青”酒。      南梁简文帝萧纲(503—551)的诗中有:“兰羞荐俎,竹酒澄芳”的句子,说的就是竹叶青酒的香型和品质。北周文学家庚信(513—581)在《春日离合二首》诗中曰:“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三春竹叶酒,一曲昆鸡弦。”诗人边品竹叶酒,边弹琵琶,兴致勃勃,是何等美妙啊!可见,杏花村竹叶青酒,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成了著名的珍品。在唐朝,初唐诗人王绪在《过酒家》诗中赞:“竹叶连糟翠,葡萄带曲红”;一代女皇武则天赋诗《游九龙潭》:“山窗游玉女,润户对琼峰。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酒中浮竹叶,杯上写芙蓉。故验家山赏,惟有风入松。”白居易有诗云:“瓮头竹叶经春熟,阶底蔷薇入夏开。”骆宾王有“竹叶离樽满,桃花别路长”;宰相诗人李峤有“临风竹叶满,湛月桂香浮。”就连佛门中的大书法家怀素最爱喝的也是竹叶酒。      与李白、杜甫同一时期的任华在《怀素人草书歌》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骏马迎来坐堂中,金樽盛酒竹叶香。十杯五杯不解意,百杯已后始癫狂。”唐肃宗李亨对平叛“安史之乱”有功的车马大元帅郭子仪封为“汾阳王”,以满足他酷爱喝竹叶酒的嗜好。可见,竹叶青酒在唐朝得到重大发展,名气之大,流传之广,一派繁荣景象。      此后宋、元、明、清的许多小说,诸如《水浒传》、《镜花缘》、《随园食单》中对汾酒、竹叶青酒的赞誉;傅山留书“得造花香”四字,李自成倚马立书“尽善尽美”,字字溢满盛誉。20世纪著名武侠作家金庸、梁羽生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侠客畅饮老白汾酒、竹叶青酒的描写,反映了汾酒、竹叶青酒当时在我国酒界的地位。      明末清初大学者傅山先生,字青主,是一位博学多才,集诗、书、画、医于一身的得道高人。清军入关后,他积极组织抗清,失败后,便隐姓埋名,自称“朱衣道人”,隐于民间,山西汾阳杏花村,他来过几次,并曾小住。见面多了,傅山与许多酒工成为了好朋友。一日,傅山看酒工浸泡药材酿造竹叶青酒,有深厚中医学基础和丰富经验的他,便教酒工如何浸泡,才能使药力溶入酒中;如何搭配中药材,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酒工按照他说的方法一试,果然酿出的酒不仅味道芳醇,金黄微翠,而且对治疗经络疾病有很好的功效。      有一年,傅山偕好友薛宗国、王如金在杏花村“申明亭”饮酒。席间,大家盛赞经他傅山先生指点过的“竹叶青”酒,为酒中珍品,并劝他为杏花村美酒题词赋诗,留下墨宝。傅山沉吟片刻,挥毫写下了“得造花香”四个大字。杏花村人珍惜地将这四个大字刻在石碑上,至今该刻石仍保存在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的杏花园中,让多少游客瞻仰啊!从这些断断续续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汾酒和竹叶青酒是从皇帝到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及市井民间都喜欢饮用的健康酒种。她那酒质莹彻透明、淡黄兼呈青绿的颜色,那入口香绵、略带甜味的芳香,诱使人们源源不断地涌向杏花村。历史赋予竹叶青酒以灵动,文人墨客赋予竹叶青酒以情感,帝王将相赋予竹叶青酒以雄壮,中外政要赋予竹叶青酒以豪气,汾酒人则赋予竹叶青酒以精神。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