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 » 总论 » 宋代规范化的建筑 » 南吉祥寺

南吉祥寺

南吉祥寺山西境内的许多古建筑,由于寺院名称相同,为了便于区别,人们一般在寺名前加上方向位置字样,比如华严寺分上、下华严寺,青莲寺分上院、下院。山西省陵川县礼义镇就有二座吉祥寺,当地人们把在平川村的吉祥寺称为南吉祥寺,西街村的吉祥寺叫北吉祥寺。      南吉祥寺总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重要建筑均为坐北朝南,山门、过殿、圆明殿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东西两侧建有钟鼓楼、配殿、禅房、夹楼等辅助建筑。南吉祥寺最初的寺名为吉祥院,坐落在平川村南面的宋家川,是唐代贞观年间修建的,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寺院方丈将吉祥寺由宋家川迁至平川村中。据寺院碑文记载,南吉祥寺在元代进行过比较大的修缮,明清两代也曾有过扩建和修葺。      过殿是寺院内唯一的宋代建筑。这座殿的创建,不是出自于僧人之手,而是由潞城一位姓崔的平民建造的。据碑文记载,崔氏移居平川村后,感到自己年老体衰,并且自己的后人香火不旺,为了求得心理的平衡,崔氏捐出财资,修建了这座过殿。现存过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顶为由琉璃组成的菱形形状,殿顶的艺术构件如脊刹和正脊脊饰等全为琉璃制品,色泽纯正,其造型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出45°斜拱。柱头卷刹圆和,柱子有明显的侧角和升起,反应了典型的宋代建筑特征。      圆明殿始建于金代,元代时重修。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因元代维修时梁架结构做了较大的改动,所以现存的圆明殿其金代风格已荡然无存。      南吉祥寺的山门,在明代时做了一些修补,可能只是翻修了屋顶,殿内的梁架未做改动,使得元代的建筑风格至今尤为突出。寺院的钟鼓楼、禅房、配殿等建筑,为明清时期建造的。先建主殿,后建附属建筑,成为古代寺院建筑的惯例,这一历史脉络在南吉祥寺中可窥见一斑。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