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寺
开化寺开化寺距高平市20千米,交通便利。开化寺建筑总面积2970平方米,寺中的大雄宝殿、观音阁、大悲阁等建筑现存年代较早,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 大雄宝殿创建于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建在开化寺前后院的中心位置,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正方形,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前后檐明间开门,可与前后院串通,次间为破子棂窗,多处檐柱上刻有“宋熙宁六年某某施石柱”的铭文题记。由于建寺的经费不足,施主可直接为寺院捐献建筑构件,这在我国古代已成惯例,大雄宝殿柱子上的文字就说明了这个事实。斗拱为五铺作单抄单下昂形制,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梁架彩绘内容与《营造法式》中的彩画纹样十分相似,从彩绘中的古钱纹、海石榴、牡丹花、龙牙、 草图案看,这些彩绘为宋代的原作,在我国古建筑中是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处。大殿内墙壁上,满绘佛教人物和佛经故事等内容,与梁架彩绘同时,为宋代的遗物。 观音阁为二层,三开间,悬山屋顶,下层为砖券门洞,一股清泉从洞中流出,柱子上留下了金皇统年间和崇庆年间,当地官吏来此地游玩的记载,证明了观音阁为金代时期的建筑,观音阁现存的梁架也表现了金代的制作手法。 寺院的其它建筑大多是元以后建造的,院内的四通宋元时期和六通清代的碑刻,能够帮助游人了解此寺院的历史沿革。另外,寺院南面还保存有四座和尚墓塔,其中,五代一座,元代一座,明代塔二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