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汉三嵕庙
大中汉三嵕庙大中汉三嵕庙,位于长子县城西8千米处的常张乡大中汉村。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东西长 36.7 米,南北宽 22.2 米,占地面积 814.7 平方米,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正殿门枕石东侧面“至元二十八年(1291)三月中旬日记”题刻并结合梁架形制可知,正殿为元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建筑。 中轴线上有跨门倒座舞楼、正殿、东西两侧有耳殿、廊房、妆楼。正殿建于长 12.7 米,宽 11.5 米,高 0.9 米的砖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有部分琉璃脊饰,四椽栿对接前乳栿,檐柱为石质,廊柱为木质;柱头斗拱为五铺作重拱双下昂,其中明间柱头斗拱出 45°斜拱。前檐柱头铺作在用材及整体铺做布局方面有早期特点,但在细部加工手法上却有明显的晚期痕迹。这反映了古人在进行建筑修缮时对传统的继承与革新。 三嵕庙内诸多细节更是耐人品味,正殿内80多平方米古壁画不仅间接反应了古代官员贵族的出行场景,也留下了诸多普通人的动人瞬间。梁架斗拱间的彩绘更是具象的折射出民间百姓的审美趣味。耳殿内描绘当地民俗活动与商旅驼队的壁画无疑是对那个时代长子历史最形象的记录。就连舞楼上戏班演员当年随手写在墙上的演出题记也是而今研究“迎神赛社”与庙会文化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