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遗址
平城遗址 山西大同古称平城,北魏建都于此。北魏平城在汉代平城县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分宫城、外城和郭城三个部分,其中心区域在今大同市平城区城北一带。 宫城中主要宫殿为太华殿,建于太安四年(458),是重要朝会和庆典举行之处。太和十六年(492)环太华殿建太极殿,同时重建太庙。所有宫殿均分布于太极殿周围,东为太和殿,东南为皇信堂,皇信堂南为白台,台西是朱明阁,其它有天华殿、西昭阳殿。白楼位于宫城西南部,建于神瑞三年(416)。宫城之外,又设又东南西北四宫。在东南角外城之外,还有灵台,辟雍、明堂。据考证,明堂、辟雍筑于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是孝文帝引入中原文化的重要措施。 北魏平城还建有供皇室冶游的园苑。有北苑、有鹿苑,位于城北。北苑位于宫城之北,苑中有池岛、宫榭。东苑位于宫城东,西苑位于郭城西,鹿野苑近云冈石窟。今大同北关以北残存一段夯土城墙,东西走向,应是当年北宫北墙。由火车站往北数千米的白马城向西至上关店间有一道东西向夯土城墙,长数百米,应是郭城的北墙。城东古城村又有一段南北向夯土城墙,长亦数百米,则可能是外城的东墙。其余城址则掩盖于今市区建筑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