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台地
峨嵋台地分布在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之间,因有峨嵋岭而以峨嵋台地作为地貌学名称。为汾河与涑水河的分水岭。台地下部有河湖相沉积,上面覆盖厚重的黄土。台地南北两侧为断层,中心地面较为平坦,边缘地带因受长期侵蚀而变得支离破碎,形成大大小小的沟谷。台地上散立的山峰虽不算多,却以同远古神话传说关联密切而富有传奇色彩。 稷王山位于稷山县城南25千米与闻喜、万荣二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279米。相传这里是周室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且最先育出五谷之地,故山与县皆与后稷相关。“稷峰叠翠”为古八景之一。山上建有稷王祠与姜嫄(后稷之母)祠,祠旁皆有古塔巍然屹立。 孤山位于万荣县城南10千米处,因孤峙独踞而名,海拔1411米。东汉光武帝刘秀将山南麓名“昆仑台”,敕建风伯雨师庙。元代毛铎赞“其地尊大高明,山势异奇,杉松栝柏,参天蔽日”。法云寺“宏丽精巧,甲于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