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王墓地
山王墓地 柴家乡山王村原是耿国国都,至今已 3500 多年历史。村以国名,原称王国,耿国灭亡后为“王村”,元代时改称为“三王村”,日寇侵占时,改为帝王村,1946 年以后改“山王村”至今。 墓地位于汾河下游南岸的二级台地,东西长150 米,南北宽 100 米。墓地现大部分为耕地,局部已为民居,东边断崖上暴露有五座土坑竖穴墓,并发现有高 1.1 米、宽 0.7 米的盗洞。2007 年 8月,村民取土建房时挖开一西周墓葬,出土一批青铜器,文物部门追缴回三件器物,分别为青铜鼎、青铜盘、青铜壶盖,上面均有铭文,其中前两件已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陈列于河津市博物馆,这也是运城市范围内首次出土的准确属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 据光绪版《河津县志》载,山王村曾两次建都,由商祖乙建立于公元前 1525 年,是当时商的诸侯国,次年由于河患,迁至刑,后封弟弟祖丙于耿地,建立耿国。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于耿(今山西·河津·山王一带),再次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春秋时(公元前 661 年)被晋献公所灭。1973 年文物普查时,在遗址发现有灰层和陶片以及残缺不全的人骨,经考证,系奴隶社会都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