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村古建筑群
郭峪村古建筑群郭峪村,位于阳城县北留镇,由郭峪、侍郎寨、黑沙坡三部分组成,又称景阳城,明崇祯年间(1628~1644)为抵御流寇侵扰修郭峪城。现在,郭峪村保存较好的古住宅近40幢,其中明代住宅十几幢,清代住宅二十几幢。 郭峪古城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城堡依山傍水,城墙雄伟壮观,城头雉堞林立。城内豫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是中国乡村独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郭峪村东门为正门,濒临樊溪河谷,村西南有水门叫“水西门”,是为防洪而修建的。村中街道南北向,分前街、中街、后街三段,呈街巷网络。明崇祯十一年修建的蜂窝城墙,高20米,宽5米,长1400米;元代修建的汤帝庙,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戏台及罕见的九开间大殿。郭峪一向有耕读之风,明清两代郭峪村出过15名进士、18位举人、50余名贡生,郭峪“官侍郎、巡抚、翰林、台省、监司、守令者尝不绝于时”。一个几百户人家的山村,有如此众多的显赫人物,可见当时人文之鼎盛。他们各自都建起了能表示自己身份、地位、财富、价值的住宅院,并把儒家礼制观念体现在村落、户宅的建筑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至今保存较好的宅院有40处、房屋1100间,院落之间多数还可以相通。为数众多的高大的牌楼式门楼,木结构的二层楼居,各种砖雕、木雕、影壁、匾额、对联、街铺、小巷、碑刻等也满布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