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戏(朔州市)
赛戏(朔州市)“赛”是古代的祭祀活动,意在酬报神福,祈求平安。这一剧种是专为祭祀(赛)演出的,而且把戏剧活动和祭祀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所以叫“赛”、“赛赛”,或“神赛”。 赛戏是个十分古老的剧种,晋北的乐户不知始于何朝何代,但其大量增加却是在明初,从而带来了赛戏的一度繁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晋北个别村镇,把赛戏作为春节文娱活动的一种形式,零星地时有演出。 赛戏属吟诵体戏曲,无唱腔和唱腔音乐,只有锣鼓击乐,以断句烘托气氛。赛戏剧目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祭祀性的特有剧目;另一类是一般性的演出剧目,约有60余个。演出有固定的台口,固定的日期,以及相对固定的剧目。赛戏表演较为粗犷、原始。除祭祀活动中特有的表演程式之外,还吸收了民间舞蹈、民间武术等表演技巧。赛戏整体演出活动包括祭祀仪式、民乐吹奏、戏剧演出、广场社火、说书讲史等几个部分。 赛戏是融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于一体的,具有浓郁边塞地方特色的传统文艺形式,在我国戏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戏曲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