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世界文化遗产 » 世界文化遗产 » 平遥古城 » 平 遥 古 城 » 平遥典当博物馆

平遥典当博物馆

平遥典当博物馆详尽地反映了“典当”这一特殊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揭示了其金融流通特色和民族传统下的行业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品位。      平遥典当博物馆坐落于平遥古城西大街49号,占地1680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建筑精良,装修考究,为平遥县乔家山人乔鼎元开设的汇源当旧址。汇源当创办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民国十八年(1929年)歇业,2001年新辟为平遥典当博物馆。馆内藏品丰富,按旧式当铺原状陈列,内设12个陈列室,由当厅、缺房、客房、首饰房、掌柜房、库房、学生房、更夫房等组成,详尽地反映了“典当”这一特殊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揭示了其金融流通特色和民族传统下的行业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品位。      典当业最早叫“质库”和“质肆”,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专门收取抵押器物而放款的特殊的金融机构,按其资本数额的多寡、经营范围的大小分为“典、当、质、押”四个门类,但它们的本质均属高利贷性质。      典当博物馆临街而立,面宽五间,廊下设板门,安全而厚实。铺面是典当业的营业大厅,俗称当厅或柜房,设两个窗口,分作当窗、赎窗。内设高1.6米左右的当柜,柜面装木、铁栅栏,柜内陈设有卷当床、账桌和钱桌。      当柜内一般有业务员3到4人,由首柜负责,他是鉴别当物、勘定物价的关键人物,当铺业务的多少和利润的高低均决定于首柜。收当活动进行完毕后,当铺即付给当户书面凭证——当票,这是一种有价证券,内容分铺名、地址、当物、当期、当本、利息及双方责任等,其文字龙飞凤舞,局外人难以辨认。为防假冒,当铺中还以专门术语来代替标准汉语,如金写“淡”、银写“铜”、字画写“纸布”等,可以说是一种汉字防伪措施。      前院东西房分别是外缺房和中缺房,外缺房为对外营业室,是办公场所以及休息之地。外缺即当铺的伙计、营业员,分为首柜、二柜、三柜、四柜。首柜即大掌柜,其职责是鉴别当物、酌识当价。二柜即二缺,尊称二掌柜,协助首柜处理当铺中的日常业务。三柜也叫帮柜,是当铺的中级营业员,专司赎当工作。四柜也就是帮柜,是当铺中的低级营业员。中缺是当铺中的主要业务人员,主要工作包括写票、清票以及当铺每日经营的大部分业务等。      里院东西房分别是客房和内缺房。客房是大宗客户或业主的休息场所,摆设豪华而阔气;内缺房是当铺内部管理机构,东为保管、西为财务,负责当铺所抵押物品的收藏、检查和存取事宜,以及银钱进出和账目的管理。      正厅是当铺掌柜的办公场所,陈设考究、富气,廊下匾额字为“裕国利民”,反映了当铺经营者的复杂心态,其一,既隐含了封建传统道德下的“济弱扶贫”思想,又在慈善招牌下取利自给;其二,在阶级社会中,当铺是与经营及各类工商活动并举的行业,它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对整个社会经济起着调节和推动作用。当铺的经营管理者俗称“管理”、“总管”,一般由股东公推产生,负责铺内一切事务,集人权、财权、经营权于一身,是铺里的最高权威者,有时经理与股东同集于一身。当铺内部经营管理采用“东家掌柜合约”和“经理负责制”,用人极为严格,员工多在家人奴仆,近亲宗室和部下亲信中筛选。对员工业务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养采取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作法,非勤学苦练,精明强干者不得升迁,这样,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业务、熟悉人情世故的专业性人才,确保了当铺经营运作的良性循环。      正厅中的二层阁楼为当铺中的库房,存储除贵重物品以外的全部财产,内设木制货架,分层、分格置放物品。一般在库房中供奉有典当业中特殊的行业神——耗神、火神。供耗神一为求财,二为避免灾祸,旨在对老鼠表示敬意,免得各种贵重毛皮、衣料、绸缎、布匹遭受破坏;供火神是为防止发生火灾。现陈列有当年经营中的“死当”物品——精巧的独轮木车、祖先牌位和精美的“贪吞日月”砖雕影壁图等。      典当行这一特殊的金融机构,始于当,止于赎,期满而不赎,则变卖偿本。其运营过程周期短、利润高、手段灵活、安全性高,是数千年来社会货币流通的重要渠道,是古代商业募资的有效途径,是国家财政的补充来源,是调节社会经济的辅助部门,是延续时间最长、在商品经济领域里卓有成效的金融行业,是封建制度下民众普遍接受的信贷形式。研究其行业特点和运行机制,不仅能揭示其经营的本质,更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社会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