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 » 总论 » 标准化的明清建筑 » 大同九龙壁

大同九龙壁

九龙壁九龙壁是全国现存最早的琉璃照壁,坐落在大同市东街,创建于明洪武末年,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三个儿子朱桂王府前的照壁,原与王府的院落连为一体,是王府中最值得炫耀的标志性建筑。清兵攻入大同后,将王府放火烧毁,因照壁是砖石结构,其琉璃表面耐高温,王府中的建筑惟此幸免于难,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1951年为适应大同市城市改造的需要,照壁由原来的位置后移28米,并按原样原结构重新拼合组装。      照壁总长度为45.5米,高8米,厚2米,照壁的顶部为仿木结构的形式,庑殿顶上的正脊脊兽、戗脊脊兽以及正脊上的莲花与游龙,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檐下数十攒琉璃斗拱,支撑庑殿顶的出檐,从细部看,五铺作的琉璃斗拱,与木结构的斗拱完全相同,代表了明代琉璃工匠的烧造技艺。照壁的主体部分即壁身,高3.72米,壁面上两侧日月当空,下部是汹涌奔流的波涛,蓝色的云雾在壁面上部飘动,九条蜿蜒游动的巨龙,在波涛和云海之间展转腾挪,姿态各异,毫无雷同之感。九的数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高的,它所象征的封建等级意义暂且不论,仅九条龙的艺术感染力,就足以让人咂舌。正中的游龙也叫坐龙,龙首直冲正前方,如果将龙首所向的位置延长,它正好处在原王府的中轴线上。与坐龙的正黄色不同,两侧的一对游龙为浅黄色,龙首朝东。这对游龙的两侧则为中黄色龙,龙首却与前两条的游龙相反,朝着西方。紫色的游龙神情凶猛,动感强烈。最外端的一对游龙其色彩为黄绿相间,两种色彩的使用,似乎在表现一种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基座为须弥式,束腰部分镶嵌的麒麟、狮子、马、牛、羊、象等形象,安置在龙的下部,使整个壁面更趋生动活泼。壁面的各种形象,全部采用了高浮雕的手法,艺术的真实感和立体感极强,再配以黄绿赭蓝紫等多种色彩,昔日王府的照壁真正可以称得上是色彩瑰丽、金碧辉煌。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