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楼
边靖楼边靖楼,位于代县县城内,俗称之为谯楼、鼓楼,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4成化十二年(1476)重建,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均加修葺。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楼由砖砌高大的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两部分组成。楼基高耸,楼身壮丽,为中国楼阁式建筑中的巨构。台基高13.3米,长43米,宽33米。楼身高26.7米,总高40米。台下券洞南北穿通,洞高约9米,较一般城池门洞要高。楼身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四周围廊。楼高三层四滴水,上层为重檐歇山式楼顶。二层设有勾栏,三层于勾栏之下设平座。各层檐下皆有斗拱,制作规整,结架精巧,梁架结构合理,联接严密。楼南面悬挂着两块巨匾,一为“声闻四达”匾,一为“雁门第一楼”匾。楼北面第三层挂有雍正间巨匾一方,上书“威镇三关”四个大字。楼为砖木结构,梁架精巧,建造雄伟。登楼可北望雁门,南俯滹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