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涅水洪教院
南涅水洪教院南涅水洪教院,在沁县城北30千米的南涅水乡南涅水村北隅。初名“弘教寺”,取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之意。金代重建寺院。金大定九年(1169)敕于“洪教三院”,木制牌匾今仍悬挂在大雄宝殿之前,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明天顺年间(1457——1464)重修,清康熙三年(1664)亦重修。清民时期及建国后也曾多次修葺。 洪教院坐北向南,现存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522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山门、前殿、戏台、大雄殿组成,左右配以韦驮殿、观音堂、厢房、耳殿等。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四架椽屋,悬山顶。戏台广深三间,悬山式屋顶形制,前后檐下隔扇装修,经清式多次修葺,已成为清式建筑风格。大雄宝殿重建于金元之际,高台筑殿,三间面阔,六椽栿前后贯通,单檐悬山顶。前檐台明宽阔,垂带、踏跺规整,明间辟门,次间开窗,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昂呈琴面式,耍头做昂型。殿内四根金柱粗壮挺拔,柱头卷刹明显,抬梁式构架。屋顶举折平缓,筒板布瓦满覆,脊兽、脊刹虽为后换之物,但仍具有鲜明的金元建筑特征。殿内保存着数尊北魏石刻神像及历代重修碑刻,极为珍贵。 在洪教院西北200米处,保存着一座观音阁,俗称水阁凉亭。观音水阁内保存着: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和十八罗汉的彩塑,个个形象生动,造型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