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文化遗产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古建筑 / 古遗址 / 古墓葬 / 各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 / 地理山西 / 山西简史 / 历代名人 / 文化设施 / 特色文化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民情与风俗 / 物产与特产 / 联系我们
师旷
师旷 字子野,春秋时晋国乐师,有“音乐总圣”之誉。相传其故里在今洪洞县曲亭镇师村,村名即因纪念师旷而得。师旷生而目盲,善弹琴,将音乐分成亡国之乐清商、瑞祥之声清徵、极佳之音清角三种类型,并常以声音辨吉凶。齐国攻晋,从鸟声知齐军已退。晋平公铸大钟,众乐工皆以为合乎音律,独师旷不以为然,后经师涓审度所证实。平公曾问于师旷:“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后因以“炳烛”用为夜以继日、好学不倦的典故,以“炳烛之明”比喻老而勤学。存世之作仅《禽经》一卷,有学者认为系伪托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