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十九窟

第十九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一个窟,平面为椭圆的窟形之外又扩出东西两个耳洞。在窟内的石壁上雕出高17米、半结跏趺坐的大佛像,佛座宽15.4米,脚长4.3米 ,仅一个脚趾就长1.6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一身佛像。佛像右手当胸,掌向外举,左手仰放膝上作“施无畏印”,气势凝重,端庄严肃。      此窟主像为北方不空成就佛,《莲花三昧经》中说不空成就佛与释迦牟尼佛同体异名,所以此佛像亦称释迦牟尼佛像。此佛住于北方莲花庄严世界,密宗说北方不空成就佛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成所作智。北方与高位的涅相应,是涅位。成所作智是果德完满,成就道行的意思。      此佛像旁没有胁侍菩萨,而是另凿两耳洞代替胁侍。洞中主像是两尊半跏趺坐的菩萨像,左洞像为文殊菩萨,右洞像为普贤菩萨。一窟二耳洞主像,合成为“华严三圣”格局。      此窟主像其用力最巨之因,是主持开凿此窟的昙曜之用心所为。      十九窟主像照应北魏的文成帝。昙曜认为文成帝复佛有功,且对其有知遇之恩,故造此端正形象以示褒赞,左手所持“哈达”状的物件,是喻为献给佛的“奉加”品,是崇佛的表示,此外也表达了昙曜对文成帝的一片心意。      左耳洞的主像文殊对应的,是北魏时代建树不大的第二代皇帝明元帝拓跋嗣;右耳洞的主像普贤菩萨对应的,是恭宗景穆皇帝拓跋晃。拓跋晃是文成帝的父亲,太武帝出征时他曾以太子身份当过监国,未即位就去世了。拓跋晃在“太武灭佛”时曾暗中保护过僧尼等众,对佛很有功德,这与佛经中所说的普贤菩萨曾立有十大愿心,要“请佛住世”、“敬礼诸佛”等,颇为应合。另外,两耳洞的地基平面都高于主窟,两洞高悬,基础不落地,也有文成帝尊二菩萨为父祖辈之意。      在第十九窟南壁西上角上,雕出一半圆形着通肩式大衣的立佛像,悬于石壁的中间,右手上扬,左手下伸摩抚一合掌跪状的人像,是劝导人们敬信佛,如此则可得到最幸福或升天入天国的善果。      在第十九窟中,还有两种不同题材雕刻。      其一,在窟门东边雕出一尖拱形天幕龛,内刻一半结跏趺坐的佛,但胁侍不是二菩萨像,而是龛内为二菩萨像,龛外为胁侍二比丘像。      其二,西壁的雕刻大多风化,下层能辨识出3座顶上有3个刹柱相轮、山花蕉叶形7层楼阁式的塔,塔内应该造的是佛像,只是现在看不清了。塔最初是僧尼死后埋葬之用,这个情景是说有3位高僧涅。      佛经上说:在塔内藏掩着如来所有的舍利如头发、牙、爪等,或者放置如来所有法藏十二部经。造塔之人,功德如走西天,当他命终之后,可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第十九窟东西两壁浮雕出了许多楼阁式的塔,不是舍利塔,而是无舍利的法舍利塔。雕造塔形与造像是同样的做功德,同样可以享受到上升天国的好处。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