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华寺

法华寺在五台县豆村镇法华村北1千米处的一个背山向阳的山坳里。宋《广清凉传》卷中载,唐开元四年(716)六月中旬,神会弟子神英秉师指点,至五台山华严寺,瞻礼文殊。后以“入化法华院”而发心于化寺之处(即南台之阳的法华村),依《法华经》所述道场,建大法华院。院有山门13间,门内两侧为行宫道场,为文殊、普贤仪仗。山门外为五台山十寺血脉图。内有多宝塔一座,后为护国仁王楼5间,上有玉石文殊、普贤及其部从。壁画多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真迹。开元中期竣工,为天台宗一大道场。会昌灭佛时寺院被毁,宋元祐四年(1089)重修。元建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实心砖塔一座,高5米,塔门上嵌匾额:“大华严经塔藏”。第一层龛内碣书:“梁朝志公菩萨十二时歌”,末刊:“志公和尚乃观音大士示现外生,昔梁时垂化歌颂,今刊石于法华寺,元祐四年……”等语。其旁山腰有法华石洞,20世纪50年代初含江和尚居此。东院有方形平面大石柱础,寺南山坡上有唐宋和尚墓塔3座,寺下沟内有宋以后六角形尼姑砖塔3座。民国年间法华寺曾为尊胜寺下院,现在还有20世纪80年代盖的大雄宝殿5间,内供彩塑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和药师佛横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左右为禅房、客堂,院东为僧舍。环寺皆山,院有溪流,春花秋实,冬暖夏凉,幽静闲雅,风景极佳,乃禅侣幽栖的绝妙之地。      五台山五座主峰,以五方冠名,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合称为五台,亦称五顶。      四关指位于五台山中的四座雄关险隘,分别为雁门关、平型关、龙泉关、牧护关。      四指五台山四方之外的四座名山。佛经中有一座名山称作须弥,须弥山有四方四,居住着四大护法天王。仿其建制,佛教也为五台山配置了四方四。宋代时,东无恤台,北夏屋山,南乘舟山,西管涔山;明代时,东和北与宋代相同,南改指方山,西改指磨笄山。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