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历代名人 » 隋唐五代人物 »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772—846)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唐并州太原,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严缉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任苏州刺史。任上关心民瘼,兴修水利,深受百姓爱戴。后官至刑部尚书。与元稹友谊甚笃,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是他诗论的纲领,为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今存诗近三千首,数量在唐诗人中居首位。代表作有《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有《白氏长庆集》。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