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特色文化 » 特色文化 » 边塞文化 » 历代用兵之地 »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是在十六国诸侯纷争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拓跋氏是鲜卑族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原居于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附近,后逐渐南移,在今山西大同东北一带建立代国。淝水之战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正月,拓跋珪于牛川(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重建代国,同年迁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改国号魏,史称北魏。拓跋珪称魏王后,即着手进行统一大漠(即大沙漠,东起兴安岭西麓,西尽天山东端)诸部的征战,使拓跋部迅速强大起来。      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拓跋珪进攻后燕,在参合陂(今内蒙左凉城东北)决战中歼灭燕军主力。第二年,拓跋珪乘胜进击后燕,夺得并州(治今太原西南);又东出井陉进入河北诸州郡,陆续占领信都(今河北冀县)、中山(今河北定州)、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等重镇,基本上平定了关东地区。北魏天兴元年(398),拓跋珪徙都平城,称帝,史称魏道武帝。此后数年,北魏帝着力于巩固内部及既得地域,也时而与北部的柔然和关中的后秦交战。北魏天兴五年(后秦弘始四年,402),于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大败后秦军。      永兴元年(409),拓跋珪被杀,其子拓跋嗣继位称帝,史称魏明元帝。泰常七年(宋永初三年,422),魏明元帝沿黄河流域全面开战,夺取黄河以南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洛阳、滑台(今河南滑县东)等军事重镇。      北魏泰常八年(423),拓跋嗣卒,太子拓跋焘继位,史称魏太武帝。此时,江南东晋已被南朝刘宋所代替,北方除北凉、西秦、北燕和柔然外,皆为北魏所占。魏始光三年(夏承光二年,426)至四年,拓跋焘二次率军进攻夏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大败夏军。神麚二年(429),魏军长途奔袭漠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区),大破柔然,威服高车,为稳定北方创造了有利条件。神麚四年(夏胜光四年,431),拓跋焘灭了夏国。太延二年(北燕太兴六年,436),北魏遣兵攻克燕都和龙(今辽宁朝阳),灭亡北燕。太延五年(北凉永和七年,439),拓跋焘率大军进攻北凉,迅速灭亡北凉。接着,魏军又攻占张掖、乐都、酒泉等地,皆留将镇守。      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135年的十六国分裂局面宣告结束。从而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并立,形成南北朝对峙的格局,而太延五年(439)魏灭北凉这一年,则被认为是南北朝的开始年代。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