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古城遗址
晋阳古城遗址 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边镇城市之一,据《左传》记述,始建于春秋晚期,由赵鞅的家臣董安于督建。其准确年代不会晚于公元前500年,距已有2 500年的历史。 春秋所建晋阳古城地面遗存已多不存在,今所见南城墙东西残长626.4米,宽30米,夯土坚强,土质细密,夯层厚17厘米,劣窝直径4—5厘米。西城墙有900米长,高出地面约7米,西墙从北端到西南城角长约2 700米,从调查资料看,南北长约4 500米。 秦灭赵后,在此置太原郡治晋阳县,西汉继之,在今古城营村置晋阳县并筑城。南北朝时晋阳为东魏、北齐、北周别都。高欢及北齐高洋大力经营晋阳,建晋阳宫、大明宫。隋炀帝在晋阳宫外筑新城,形成新的大明宫。唐代晋阳为北都或北京太原府治所。从唐贞观年间至武周时期的多次营建,形成东城、中城、西城三城结合的著名的“太原三城”。太原三城形制特殊,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一座大型城市,且城池相套,易守难攻。公元797年,赵光义攻城,围攻3月始破,为“消灭龙气”火烧加水灌使太原三城彻底平毁,结束了繁荣近1 500年的晋阳古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