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佛教特色
山西佛教特色山西至今保存有自唐以来各个朝代的寺庙1 500余座,内中包括数量可观的塑像、壁画、金石铭文等珍贵文物。山西因此被称作“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历史长廊”、“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画卷”。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是山西佛教最显著的特色。 同时,山西佛教还具有宗派的广泛性。唐宋时山西就流行律、禅、密、净土、华严、天台、唯实等大乘7宗,后藏传佛教也传入山西,形成了汉藏并传、青黄共居、多宗竞秀的格局。可以说“山西佛教宗派是中国佛教宗派的缩影”。 山西佛教以五台山为代表,具有信仰的特殊性。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为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专司智慧。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五台山,故五台山便形成了特殊的文殊信仰。文殊信仰是一种理智信仰,它所信仰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谛、儒释道共同的追求,即中道。 山西佛教还具有音乐的典型性。山西佛教音乐保存有唐宋以来各个朝代的曲调,又有汉藏佛教音乐的特点和地方性、民族性的特色,可谓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自成体系,是中国北方佛教音乐的典型代表,被称作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