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池

明月池位于台怀镇东南8千米,地处偏僻,风景优雅。说是明月池,其实指的是观海寺。原来,在观海寺的西面,有个长方形的小水池,池水清澈见底,天气干旱的时候不会枯竭,大雨连下1个月也不会使池水溢出来。晦夜,即阴历月终的黑夜,天空中没有月亮,池中当然也没有月亮的影子,但据《元好问全集》卷第四十六《明月泉》条说:“人至泉所,以纱帛障眼,下视泉水,或见月在水中,故泉以为号。历数千百人,乃一二见之。大参杨叔玉,五台人,为予言:‘明月泉吾所亲见,非传闻也。’”所以,人们一提起观海寺也都叫成了“明月池”。      由于明月池有这种特殊景象,人们便把池水视为“佛水”。以往,每年六月大会时,来朝山礼佛的人都会到池边饮些池水和盛些水回去与家人共享。      如今的明月池依然存在,但遗憾的是水位下降了。为了保护“佛水” ,人们便在原地增建了一间房子,把明月池“藏”在屋里,皎月沉池的景象再也看不到了。据《清凉山志》记载:“此寺北魏建,成化间月舟禅师重修。清康熙年间吻叶和尚重建。”重修后的明月池,只有金刚密迹殿,两侧配以僧房,与山门围成一处方院。      金刚密迹殿内供有黑色木雕的“九头十八臂金刚菩萨”一尊,塑像黑脸黑身,伟岸高大,左脚立地,右腿屈起,脚踩风火轮,成“金鸡独立”之势。面部威严,身躯肌肉隆起,健壮有力,极富神采,是五台山唯一的密迹金刚像。明月池对面山上有一座金刚宝塔,砖建,四角,密檐,类似鞭节,高12.4米。      相传乾隆皇帝在原殿静坐后写下了“笑题明月池”的木匾一块,其诗曰:盘转山腰至山寺,苍松怪石清绝伦。寺额明月池三字,寻胜笑昔题非真。一泓碗大隐石罅,日间那乃瞻水轮。设云无乃孤名也,却是刻舟求剑人。这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高宗第六次朝五台山时写的。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