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刚窟

金刚窟在台怀镇花坊村后的楼观谷左崖畔。据说它与北台顶的天井相通,是五台山最神秘的一个地方。元魏时说,文殊初来五台山时,就把三世诸佛供养之具,楞伽鬼王造的天乐一部及金纸银书毗奈耶藏、银纸金书修多罗藏,都藏于此。唐永淳二年(683),印度高僧佛陀波利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密法传入五台山时,受文殊接引,隐入金刚窟至今不返。大历二年(767),无著禅师至五台山传播牛头禅时,受文殊指点,入化般若寺,留下“前三三与后三三”的神密公案。因此,在金刚窟建二层门楼一座,上层置六角转轮藏,下层为窟门。窟旁上坡百步有文殊堂和普贤堂,楼东还有供养院。窟后建般若寺,遂形成了一进两院的形制。宋时,金刚窟有文殊秘宅,窟前有文殊井,窟上有三千眷属围绕的等身文殊像。窟旁建太平兴国寺,寺内有文殊阁、万圣阁、金佛阁、五郎祠。文殊阁内供丈六文殊像,上供一万菩萨。万圣阁内供五方佛、四菩萨。金佛阁内有3000金佛。五郎祠内塑抗辽英雄、杨业第五子杨五郎像,还有一根谢荣揽、段思礼造的八十一斤重的中间有一缝隙的铁棍,为五郎打死韩昌时所裂。这几座寺庙于明清时屡有修葺。到1956年时,太平兴国寺内还有明正统十年铸的大铁钟一口及康熙五十年重修碑记等物。原有正殿3间,内有一佛十八罗汉和一尊石雕文殊像;东配殿3间,内供关公;西配殿3间,内供五郎。而般若寺门前还有“菩萨显圣处”五大字石碑一通。院内有明嘉靖十七年碑记、康熙三十五年碑记,上院正殿五间,内塑横三世佛及木雕文殊、普贤各一尊。下院金刚窟上为重檐歇山顶二层楼3间,八角藻井中的雕龙甚佳。楼上有高2米、重7000斤的铜质药师佛一尊、四头八臂文殊像一尊,楼下有高1.5米的铜观音、普贤像各一尊及石雕文殊像一尊,并有窟口,内供铜质佛像,其余十余间殿堂楼阁大部残破。可惜,蜚声中外的上述二寺一窟在1970年7月被林彪一伙炸毁,兴建了“林彪行宫”,还名之曰:“茅蓬山庄”。现在只留下一座明代的文殊塔了。该塔为汉白玉结构,高4米,形似藻瓶,十三级相轮上为宝盖、宝珠构成的塔刹,结实敦厚,古朴苍劲,是一座覆钵式塔。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