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寺庙
五台山号称“华北屋脊”,被誉为“清凉胜境”,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五台山以其著名的佛教文化地位,在世界佛教胜地中独树一帜。其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汉藏并传、宗派林立。五台山又以雄宏壮阔的北国高山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而美名远播。 五台山总面积约为2 827平方千米,中心区台怀镇海拔1 600米,因有5座台平且广的主峰而称五台山。五台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文物荟萃,珍品云集。北齐时有寺庙200余座,清初有寺庙104座,现有寺院50余座。全国保存下来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时代最早的2座皆在五台山内。 唐以后,金、元、明、清、民国均在五台山地区留下了典型的古代建筑。唐代建筑庄重朴实,金代建筑大胆减柱,元代建筑粗犷自然,明代建筑规矩谨严,清代建筑豪华精巧,民国建筑细腻繁杂。五台山的木结构古建筑,历史沿革连续性强,所保存下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典型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它的寺庙建筑布局,有的对称规范,庄严肃穆;有的回廊曲折,宛然园林。众多的寺院中,一切建筑皆有雕、镂、绘各呈奇异。除大型建筑物以外,寺内寺外保存下来的钟、鼓、钵、 碑、碣、幢、 匾、牌、联,无一不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五台山全山寺庙中保存有佛像17 445尊、石碑224通、牌匾58块、经书7 297册、壁画911平方米以及法器、供器等珍贵文物1 355件。这些都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科学、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五台山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在山西文化资源宝库中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她既是异彩纷呈的古建艺术博物馆,又是由雕塑绘画、音乐舞蹈、诗文楹联等珍品佳作构成的文化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