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八窟

第八窟和第七窟,也是一对双窟,这对双窟同时凿成于冯太后和孝文帝共同掌握北魏政权的鼎盛时期,历时7载。      主持此双窟工程者为钳尔庆时。钳耳庆时为羌人,钳耳为姓,后改姓王氏,名遇,字庆时。孝文帝时,庆时进爵为宕昌公,兼任“将作大将”,曾监造过许多陵墓、殿堂工程。据《魏书·王遇传》所记,他在三朝太监任上,得宠于冯太后,煊赫于朝野。王遇不仅在平城有不少建筑佳作,在其老家陕西亦有许多创建,据《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称,王遇在陕西建造过不少寺庙,晖福寺便是其中之一。王遇以太监的身份,挟朝贵的权势,以其在建筑中的个人才能,给后世留下不少宏伟的建筑遗迹,是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      而在王遇主持凿造此双窟完工后的翌年,冯太后也驾鹤西游,去西天报到去了。      第七、第八两窟的窟龛形制及窟内的造像布局基本相同,建造时是先将窟前开成露天沟壑,然后在沟壑上“因岩结构”建造木构楼阁,再于后壁凿洞为主窟的。两窟之间有一窟门相连,宛如一对手牵着手的姐妹。      第八窟的前室有阁楼,东西两壁各长15米,已全部风化,只能辨识出最下层的一列供养人像。后室北壁雕出二层大龛,下层也已风化。上层的大龛为形顶天幕大龛,龛的最上层,雕有10身飞天(乾闼婆)伎乐神像;顶12个方格内各刻一对飞天(紧那罗舞),相对起舞。      后室的南壁上凿明窗,下开窟门。明窗内侧各刻一身立菩萨像,明窗券形顶两头刻反卷的二龙王像,这个龙王造型与第十三窟窟顶所刻的二龙王基本相同;明窗上有一行14身千佛像。明窗两侧刻有山形,山中有树,在树下有作禅定状的比丘像。这是佛幻化成沙门,教化村民成阿罗汉的形象。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