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产与特产 » 物产与特产 » 名优特产 » 垣曲娃娃鱼

垣曲娃娃鱼

娃娃鱼又叫大鲵,两栖纲,大鲵科,是山西境内唯一的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体长60~70厘米,大者可长近两米。体重四五十斤,背呈棕褐色有大黑斑,大口小眼小鼻孔,躯干粗壮而扁。有四肢,前肢四指,后肢五趾。皮肤光滑。常栖息山谷清澈溪流中,以鱼、虾、蛙为食。因叫声似小孩啼哭而得名。根据资料显示,山西省内娃娃鱼主要分布在垣曲县东北的国家级历山自然保护区内,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野生娃娃鱼的资源量还可以以吨计数,至少在10吨以上。      进入80年代后,随着工农业生产和矿业开发对娃娃鱼栖息的河道、水源等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使娃娃鱼的栖息区域大大缩减,再加上偷盗猎杀和贩运倒卖,致使这种珍贵的野生保护动物资源量日渐减少,乃至现在到了濒临绝迹的地步。      垣曲县西哄哄村地处历山舜王坪脚下,穿村而过的马家河水域是山西省野生娃娃鱼的主要栖息地,当地的村民至今还记得20世纪70年代河中能经常见到娃娃鱼的情景。      娃娃鱼是一种珍贵而稀有的水生动物,它不仅在仿生学、地质学、动物学及动物净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娃娃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上等的名贵佳肴,同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治疗麻风病、心脏病、癌症、贫血、小儿消化不良等病具有很好的疗效。然而现在这里的河道已经很少能看到娃娃鱼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娃娃鱼数量锐减呢?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对山西境内野生娃娃鱼进行过一次调查,证实娃娃鱼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垣曲县境内的马家河、杨家河、符家河、李家河流域,这里地处历山地区,群山起伏,林木葱郁,杂草丛生,河水日夜畅流,河中卵石遍布,水流湍急,清澈透明,更兼山民稀少,所以娃娃鱼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的栖息地。遗憾的是,由于气候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前述杨、符、李三条河流断流,使娃娃鱼失去了生存、繁衍之所,现在只剩马家河没有断流,成为娃娃鱼的唯一栖息地。      在马家河流域,这唯一没有断流的河流也水势日趋减弱,如果这条河流有一天断流了,那么娃娃鱼将彻底失去栖息之地,在山西省绝种。由于娃娃鱼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谋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大肆偷盗、滥捕滥杀,贩运倒卖,使已处濒危状态的娃娃鱼物种因此受到了很大打击,资源量锐减。      为了保护娃娃鱼,在20世纪80年代垣曲县水利局曾成立专门机构,派专人在历山管护。垣曲县西哄哄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年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但这里的村民不为利所动,从不打娃娃鱼的主意,而是与娃娃鱼和平共处,充当着娃娃鱼忠实的保护神,为了有效地保护娃娃鱼,村民自发的组织起一支娃娃鱼保护巡逻队,这支常年不懈的巡逻队解决了水利部门鞭长莫及、人员派遣困难的实际问题,有力地打击了偷捕娃娃鱼的不法行为。      一次西哄哄村村委主任赵瑞振在沿河巡查时,发现河内有捕捉娃娃鱼用的鱼钩,出于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责任心,赵瑞振当晚约村民赵明振、张泛共同抓偷捕者,经夜间蹲点守候,终于在次日凌晨两点多将偷捕分子抓获,在与偷捕者的搏斗中,村民张泛负伤,三村民将捉拿的偷捕者连夜送到当地渔政部门。      为了强化保护娃娃鱼生存栖息地的环境以及别的珍稀物种,山西省在历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为了挽救和保护省内娃娃鱼资源,2003年,山西省水利厅渔业局投资80万元在垣曲县历山镇的西哄哄村建起了一座集保护、繁育、科研为一体的省内第一座娃娃鱼保护繁育站。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