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洞寺
金洞寺 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合索乡西呼延村村西1.5千米的山坡上。据寺内存北宋经幢铭文记载,创建于北宋元祐八年(1093),元延祐五年(1318)重修,明清时局部重建。原有上、中、下三院,民国年间上、中两院毁于兵燹洪水,现仅存下院。 寺坐北朝南,南北长791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3.56万平方米。寺分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山门、奶奶庙、文殊殿,西侧保存有转角殿、僧舍,东侧对称的建筑有普贤殿、三教殿、钟楼。现存建筑中,转角殿为北宋遗物,文殊殿为明嘉靖七年(1528)重建,两壁存明代壁画4.9平方米,余皆为清代建筑。 转角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单抄双下昂,梁架结构规整,用材及结构形制均具有宋代建筑特征。文殊殿内东西两壁还保存有道教题材壁画4.9平方米,与大殿同期,均为明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