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产与特产 » 物产与特产 » 医药养生 » 上党党参

上党党参

党参主产于长治。长治,居于太行山脉,有“与天为党”之说,故该地古称上党,故名党参。      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可治多种疾病。以党参为主药,可配制多种中药。党参与人参同属于补气类中药,与人参功效相似,而药性平和,不燥不湿,不寒不热,中老年人用之较人参更为有益。      明弘治八年的《潞州志》中有“紫团山在县东南一百六里,昔常有紫气见山顶,团团如盖,产人参,名紫团参……《禹贡》,唐潞州上党郡大都督府土贡……上党郡贡人参二百小两”的记载,据说,这个时候的上党人参已经是名噪一时的地方特产,不仅产量可观,且品质优良,自唐以来,便是朝廷钦点的贡品。      在长治市壶关县紫团山顶的白云寺庙里,有块篆刻于明朝年间关于人参出上党的石碑,有碑文为:“壶关县东南乡第三区有紫团村,曾有紫气团聚,曾出产人参,为潞州属人参之冠。”更有被人们用说书形式传唱至今天的歌谣:“打起鼓板开子腔,自古人参出上党,你把上党人参用,延年益寿体安康。”在民间,关于党参还有许多传说故事。传说吕洞宾和铁拐李二位神仙从中原来到太行山云游,看见四周犹如仙境一般,二仙赞叹不已。当他们走到平顺地界时,忽然看见了一头山猪,在山坡上的土里乱拱,二仙童心未泯,想看个究竟,见山猪拱过的地方,黑土疏松,油光发亮,土里长着一种似豆秧的东西。铁拐李把它放在口中,边嚼边跟着吕洞宾赶路。走过了一程,吕洞宾气喘吁吁,回头再看铁拐李,却神情如常,紧紧跟随,究其因方知仙草壮人体力。途中他遇见一樵夫,遂向其探问该草原委,樵夫说:“这是一种神草。传说古时上党郡有户人家,每晚都隐约听到人的呼叫声,但每次出门看望,却始终不见其人。在一个深夜,主人随声寻觅,终于在离家一里多远的地方,发现一株形体和人一样的不平常的植物,采集回去食用后才知道它的奇异功效。因该草参出产在上党郡,所以叫“党参”。      而就在这一团团紫色小仙草在沃绿的太行山脊欣欣向荣、茁壮成长时,一句古话再次应验:人怕出名猪怕壮,宝贝就怕献朝廷。渐渐地,人们对这种人参趋之若鹜,大肆采伐,恰似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这人形仙子亦敌不过利欲熏心的世人,人参的浩劫,不可避免地开始了。此亦有书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上党,今潞州也,民以参为地方害,不复采取,今所用者,皆是辽参。”此时,苛捐杂税被转嫁至参民头上,官吏们加剧巧取豪夺,参民已不敢再上山采挖,反而将人参当成地方害,渐渐使人参在上党绝迹。      以上这些民间传说,证明了党参的显赫历史。      上党人参,属五加科,对生长环境要求很严。主要分布于北纬30°~50°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生长在以柞、椴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下。在上党人参绝迹后,人们便以其他形态类似人参的植物伪充之,且沿用了上党人参的名称。到了清代以后,医家已清楚地认识到伪充品与上党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此党参属桔梗科,抗寒抗旱,适应性很强,全国适种,多产山西。党参品种很多,分布在平顺、壶关、长子、潞城、黎城、武乡等县,不仅在全国销量很大,而且在亚洲各国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党参虽然可以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使用,但从植物学分类来讲,两者还是有着较大的差异。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药性在于其干燥根;而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党参的药性亦在于干燥根,但其中药材的品种、形态、功效与人参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