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古建筑 » 古建筑 » 总论 » 大胆创新的元代建筑 » 霍州州署大堂

霍州州署大堂

霍州州署大堂山西的几座衙署建筑中,霍州的州署建筑,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州级衙署。与北京的故宫、保定的直隶总督署等建筑,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式建筑文化体系。成书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的《霍州志》叙述了州署的历史沿革,元代时的霍州州署,已发展成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是当时皇帝出游巡幸的行宫,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的大地震,虽然震中在山西的洪洞境内,但波及到了霍州,致使州署内的建筑全部倒塌。第二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重新建设。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遭遇火灾,大部分建筑被焚毁。以后又进行了重修和增建。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曾“改路建坊,筑东、西、南垣墙”。发展到了清代,州署规模更加庞大,增设的建筑也愈加丰富,使用功能也很齐全,清代所建的土地祠、马神庙、吏目署、绿云山馆、花园等,使州署这一行政机构具有了生活气息。      现存州署建筑位于山西省霍州市东大街北侧,南北向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谯楼、仪门、甬道、牌坊、戒石亭、大堂、二堂、内宅、静怡轩、西料房等,中轴线两侧的建筑虽已不存在,但州署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仍具有一定规模。      大堂是衙署内最古老的建筑,也是衙署内仅存的一座元代遗构。大堂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悬山式屋顶,在大堂的前部设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卷棚悬山式抱厦,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补间铺作为三垛。大堂前檐敞开,通透性较好,柱头上的大额枋起着结构作用,其形制凸显元代特色,为五铺作斗拱。这座州署大堂曾留下了金人移刺阿里、明人曹端和褚相等历史上许多贤守良官的足迹。“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犯,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段著名的做官箴言,就是曾经为明代时州署的主人曹端发出的,至今仍震撼人心。      仪门在山西的衙署建筑中普遍设置,证明谯楼之后建仪门,至少在元代已成为衙署建筑的规划格局。仪门为明代时期的建筑作品,其东面设人门,西面设鬼门,高2米的砖砌台基,将面宽三间,进深四椽的悬山顶式建筑托起,斗拱为三踩单翘形制。中国传统建筑十分注重门的设置,仅三开间的仪门,就建在高大的台基上,它所表现的权力至上的思想可见一斑。      游遍了寺观庙宇,看惯了古刹风景,走进霍州州署大堂,让思绪跟着这古旧的建筑恣意纵横,不管你的灵性是否有过启迪,但你总会感到尘封了几百年的历史正向你走近。霍州州署大堂为游人提供了别具特色的旅游场所,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权机构的发展演变以及衙署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