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王庙戏台
牛王庙戏台 位于临汾市尧都区西北25千米魏村牛王庙内。建于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德七年(1303)平阳大地震损坏,至治元年(1321)重修,明清两代屡有修葺,但不失原状,仍保留着宋金时期乐亭古制。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戏台。 戏台采用乐楼形式,为木构亭式舞台,单檐歇山顶。建在高1米余的砖砌台基上,平面呈正方形,面宽7.45米,进深7.55米。四角立石柱,后两石柱间砌土墙,并在两端向前转折延伸到戏台的1/3处,墙端加设辅柱,辅柱头搭接的额仿留有铁钉,可见是当时悬挂帷幔的地方。这是典型的元代建制。后墙使前台呈三面展开,成了三面观的舞台,是戏台建筑的一次大的变革。梁架结构独具特色,既有荷载能力,又具装饰效果。大斗分置于四角柱上,斗口设十字雀替承大额枋,额枋上四周施斗拱12攒,分补间和转角两种,五铺作,重昂重拱计心造,承托檐出与上部梁架,斗拱里转角处设抹角枋、抹角梁。井口枋之上施梁架斗拱,上承抹角枋组成斜方框形,抹角枋中心处设一垂柱,架起小型阑额,形成平面八角形屋架,中心悬雷公柱一枚,别具藻井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