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侯虎
黎侯虎是一种布老虎,因发源于山西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在民间有赐福、镇宅、生财等文化内涵。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山腹地,春秋时期为黎侯国。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从黎城西关村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看出,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古老的历史,淳朴的民风,造就了一代代英雄豪杰,也创造出无数民间手工艺品。 黎城民间虎形器形态多样,分别由玉石、草编、剪纸、根雕、刺绣等材料制作,其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文化传统价值的当数由布制作的黎侯虎。布老虎就是诸多民间工艺品中独具特色的一种。1998年,由黎城县谷驼村民间艺人高秋英缝制的布老虎,被国家邮电部选为生肖邮票图案。 说起“黎侯虎”,还真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黎城一座大山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妻,男的叫张哥,女的叫李妹。张哥身强体壮,李妹天生丽质,夫妻两人恩恩爱爱,男耕女织,丰衣足食。不到两年他们生了一个胖儿子,取名小宝,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天有不测风云,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个山妖,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带领一群蛇蝎毒虫驻扎下来。从此山妖兴风作浪,天灾人祸接踵而来,人们养猪猪死,养鸡鸡瘟,生活相当艰难。一日,山妖巡山,看见了李妹,见李妹身如杨柳面若桃花,感叹道:这样的美人儿,只应在天上有,如何失落在民间!若能与她结为夫妻,岂不胜过神仙!白天,山妖变成人形,趁张哥下地干活之际,便来勾引李妹,李妹不想理它,一口回绝。山妖再三引诱李妹不成,恼羞成怒,威胁说:“你要不答应我的要求,我让你的儿子半死不活,让你的张郎活不如死,你若心疼他们,就答应嫁给我。”说完化作一股黑风散去。第二天,山妖调集满山遍野的毒虫蛇蝎向张哥家进攻。张哥和儿子小宝被毒虫咬得遍体鳞伤。正当此时,一位云游神仙路过此地,看到邪气云集,毒雾弥漫,忙念咒语。霎那间,烟消云散,毒虫无影无踪。接着神仙变成一位游方道士,手持拂尘,来到张哥家,从随身葫芦里倒出二粒仙丹,给张哥父子服下。二人服下仙丹,顿觉神清气爽,身上毒患全消。一家人高兴之余,急忙拜谢救命之恩。道人开口说:“山妖所为,我已知晓,我送你们神物一只,可保你家人宅平安。”说话间取出一只金虎,送给张哥,然后化作清风而去。从此,张哥人宅平安,家境又渐兴旺。四邻八村乡亲知道此事后,为求得人宅平安,纷纷仿制各种老虎。因为用金、银、铜不便制作,且代价大,他们就用红、黄布采缝制。除了布老虎外,还有小孩穿的虎头鞋、虎头帽,流传至今,已经变成一种民俗。 黎侯虎肢体造型粗、短、胖,头微昂,无尖角、硬刺,整体呈团块状。黎候虎经过3000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了现在的独特造型。制作黎侯虎先选择红黄布料,将虎身的两大块布料和虎身花纹裁剪备用;将虎身两大块布位缝得严实后,再往虎身内填充木屑使之成形,填的时候要捣实;将黎候虎的眼、眉、耳等部位绣制好,尤其是用蓝缎缝制眉目,代表着虎的怒点,虎体纹饰是旋风图案,有“三、六、九”之分,取平平安安、顺顺当当之意;最后将事先裁剪好的花纹粘贴于虎身,再将事先绣制好的眼、眉、耳等缝制在相关部位。这样就完成了一件布艺黎侯虎。 艺术源于民间、源于生活。憨态可爱、栩栩如生的“黎候虎”以其独具的民间地方特色,正在受到世人的关注喜爱,同时也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现了黎城灿烂悠久的古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