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佛寺
         佛寺后赵时佛教从洛阳传入山西,据史料记载,山西最早的寺庙当为永济市中条山白石寺,该寺建于永嘉五年(311)前。 北魏建立后,推行“政教合一”。孝文帝曾下诏在五台山灵鹫峰四周建寺12座,并前往礼佛。魏太武帝虽曾下令灭佛,然而时间不长,佛教又兴。北齐时,山西各地大规模营建寺院庙宇,单五台山一地就“建寺二百所”,并“割八州之税,以供山众衣药之资”(《古清凉传》)。北周武帝又下诏灭佛,大批寺院被毁,僧众还俗,山西佛教一度衰落。 隋唐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山西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隋文帝杨坚曾下令在五台山五顶各建寺一所。唐太宗视太原为龙兴之地,称帝后在山西大规模建造寺院。武后倡佛,山西佛教空前繁荣,“天下通邑……湖海溪山之上,列刹相望”(张翼《重修慈广大寺碑文》),全省州县普遍建有寺院。唐武宗倡道灭佛,其后藩镇倾乱,战乱频仍,山西佛教又一度趋于衰落。 宋代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政治趋于稳定,山西佛教又得到了逐步恢复。到了元代,由于统治者崇佛,佛教又显兴盛。但经元末兵燹,寺院毁损甚多。 明清时,山西各地增建的寺庙很少,全省寺庙总数保持在1 300座左右。 山西佛教自后赵兴起到南北朝以及唐代达到鼎盛,山西的崇山峻岭留下祖师行脚弘法的佛踪道影,使三晋大地,法海横流,寺塔林立,山西的诸多名山古刹,在中国佛教史上贡献卓著,地位至尊,堪称“中国佛教文化博物馆”。 注:佛光寺、镇国寺、双林寺、善化寺、华严寺、新绛龙兴寺、资寿寺、曲回寺及五台山台怀镇寺庙等佛寺,已在“世界文化遗产”等处中述及。
1.1古佛寺分布-审图号-晋S(2010)《山西文化资源地图》004号
1.6.1.44-78原平练家岗惠济寺①
1.6.1.44-78原平练家岗惠济寺②
1.6.1.44-79河曲海潮庵①1477
1.6.1.44-79河曲海潮庵②1489
五台山全景0795
玄中寺
泽州县西郜村崇寿寺(宋代)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