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慧大师塔
明慧大师塔明慧大师塔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紫峰山虹霓村的海会院中,海会院是一座佛教寺院,院中的主要建筑已经毁坏,现仅存部分僧舍和这座石塔。关于塔的建造年代,有二种说法,有关权威部门公布其为五代时期的作品,有些文章著作将明慧大师塔定为唐代建筑。 这座墓塔是由石块筑砌的,为亭阁式单层塔。全塔分塔基、塔座、塔身、塔檐、塔刹五部分,塔基平面为方形,塔高9米,每边宽2.21米,塔基至塔檐部分完全为仿木结构,塔身的正南面雕刻有方形的门,门的两侧雕刻有手持利剑和金刚杵的金刚像,这与唐代墓葬墓道壸门的做法很相似,表明对死者亡灵的守护。拱券门楣上,还雕刻有三个乐伎人,这三个乐伎人中,有两个正在演奏乐器,其中一个翩翩起舞,舞姿很优美,这组乐伎歌舞场面,对于研究我国音乐和乐器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塔身刻有仿木结构的破子棂窗,窗户的各个组合构件依稀可辨,在门窗上面雕刻的各种花纹图案,十分精美,这些图案可分为卷草纹、宝相花和龙串富贵、化生童子等内容,图案均为线刻,用刀洗练,技艺高超。塔檐为仿木结构单檐屋顶形式,四条屋脊上安置四个脊兽,筒板瓦和勾头滴水一应俱全。塔顶雕成山花蕉叶,塔刹为锥形宝珠。塔的整体比例很协调,视觉角度很科学,造型颇为秀美,装饰丰富华丽,细部雕刻经过严格的选题和推敲,雕工精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艺术精品。 此塔的背面,嵌有一块碑铭,上面记载:“大师讳举,俗姓颜氏”,明慧大师原是山东临沂人,“家本儒门”,后从师于“燕台鹤林寺鉴律师”,唐乾符四年“敕谥明慧大师”,“小师崇昭等捧舍利奉命特建斯塔,于是乾符四年(公元877年)而有阙记”,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王辉舍手刊之”。根据碑铭记载的内容,提出了既然唐乾符年间建塔,为何在50多年后的后唐(五代时期)年间才刻出碑铭并镶嵌在塔的背后,这样一个问题。按常规建塔的同时应当放入碑文。是唐乾符四年建塔,并有碑文,只是由后人补刻后嵌入,还是此塔在唐乾符年间并未建成,而是后唐时期所建,并同时嵌入碑铭,抑或后唐年间重建,这就是建塔年代说法不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