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重要的节日。民间称七月十五日为鬼节,这是古人鬼魂信仰的表现,民间将七月十五中元节与清明节、寒衣节合称为“冥三节”,届时举行扫墓焚纸、祭拜祖宗等活动。 捏花馍是山西中元节的一个特殊习俗,以晋西北最盛。蒸花馍时,邻里相互帮衬,按照家中实有人口(包括出嫁女儿、女婿、外甥等)每人摆一只花馍。摆花馍颇有讲究,给老人摆成“人”形,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给小孩的馍称“面羊”,摆成平形,取意羊羔跪下吃奶,不忘父母养育之恩;给平辈的称“面点”,摆成鱼形,祝愿年年有余。晋南人做的面塑手艺高超,许多家庭妇女可以做出七十二种造型。而忻州民间七月十五有蒸“面人”的习俗。所捏面塑式样繁多,有牛、羊、猪、兔、猫、鸡、鸭、蛙和花卉、瓜果;还有寓含幸福、吉祥、爱情的鸳鸯、孔雀、狮、虎、鹿等动物造型。十五过后,几乎家家墙上都挂着一串串面塑。近年来这些讲究不严格了,随人兴趣而至,虎羊猪狗免鸭以及人物造型应有尽有。所有花馍,上笼前巧手揉捏剪切,下笼后精心着色点缀。如今,山西人民已把七月十五日视作吉利吉庆的“面塑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