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产与特产 » 物产与特产 » 节令食品 » 祭灶神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中国传统文化民间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神。      民间传说灶神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因贫困而死;玉皇大帝哀怜他,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派他到人间作督善之神,负责管理各家的社火。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上天汇报,除夕日返回人间。民间于二十三日晚祭灶为灶神夫妇送行,旧时,祭灶一俗在我国十分普遍。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祭灶。      晋北地区习惯用饧,是麻糖的初级品,特黏,现在统称麻糖,当地有“二十三,吃饧板”的民谚。糖、饧之类食品既甜又黏,取意灶君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饧黏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几颗鸡蛋,是给狐狸、黄鼠狼之类的零食,据说它们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点一下。      在晋北地区流传着“腊月二十三,灶君爷爷您上天,嘴祭灶神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腊月二十三,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黏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