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
胡麻在山西种植历史悠久,北宋末年的《重修政和证类本草》卷二十四中载“胡麻生上党川泽”。又据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应州志?物产》中亦有种植胡麻的记载。 山西的胡麻生产主要分布在雁北、忻州等地及高寒山区。 20世纪50年代初,种植面积百万亩以上,约占全省油料种植面积的50%。1962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胡麻种植面积下降到80万亩,总产为7410吨,仅相当于1949年的59.9%,平均亩产仅为9公斤。在当时全省食油供应紧张的背景下,胡麻产区县的城镇食油供应也处于时供时停状况。 1979年,根据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原则,将平鲁、左云、右玉、大同市新荣区、神池、五寨、岢岚、偏关等八个县(区),定为胡麻生产基地县,并采取各项扶持生产的措施,使胡麻生产有了新的发展。1985年,全省胡麻种植面积达225万亩,总产80070吨,平均亩产36公斤。1990年全省胡麻种植面积调整为162.46万亩,总产75102吨,比1985年面积减少63万亩,总产只减少了6%。 如今,胡麻仍是山西全省尤其是晋西北普遍种植的油料作物,用胡麻油制作的许多食品如神池月饼也深受山西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