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山寺塔
觉山寺塔山西省灵丘县距县城14千米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形如笔架的山,觉山寺就坐落在这座山的山脚下。觉山寺依山建寺,坐北向南,全寺建筑分列于三条轴线之上,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韦陀殿、大雄宝殿;东轴线上依次排列有魁星楼、碑亭、金刚殿、梆点楼、弥勒殿;西轴线上以文昌阁为建筑起点,砖塔、罗汉殿、藏经楼、贵真殿等建筑紧依其后,构成古建筑群落。 觉山寺塔是全寺的重要建筑,这座辽代建成的古塔,全部用土砖砌筑,塔为平面八角形,为十三层密檐式实心塔,这座塔与其它能够攀缘的砖塔不同,底层以上各层没有内部空间,但塔的外观形式秀美端庄,极具观赏性。砖塔总高44.23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部分的须弥座呈八角形,总高3.58米,雕有壸门、兽面,八个角各雕有威武刚劲的力士,歌舞伎动作优美,这些雕刻艺术表现出浓郁的辽代风格。须弥基座上出平座,蜀柱按斗拱位置分为三间,其华板上刻有十字纹、万字纹、几何纹等图案。平座上的仰莲,分三层,每层雕刻莲瓣。塔基部分除斗拱等为仿木构件形式外,其余兽面、花卉、菩萨、力士、行龙、人物等,均采用剔地突起或圆雕手法镂刻而成,各种形象生动逼真,造型丰满,刀法洗练流畅,虽然是辽代作品,但颇有唐代神韵,仔细端详,耐人寻味。 一层塔身内部结构为塔心柱式,形成塔心室的平面布局,塔心柱与塔身相同,也为八角形,东西两面为砖雕的格扇门,南北各面为板门,但已不是辽代原物,砖雕直棂窗分布在其它四面。一层塔心室内供奉有一尊木雕卧佛,其八面墙壁上保留有辽代的壁画,面积在62平方米左右。绘画内容为菩萨、明王、飞天,画中的人物形象在面型、衣饰手法上与唐画风格相差无几。 各层都有檐椽和椽飞,不同的是一层塔檐的椽子与飞子均为木制,以上各层椽子为木制,飞子却是砖雕的,当时的木料是十分丰富的,各层结构对材料的要求也是一样的,那么辽代的工匠出于什么原因如此建造呢?现在仍是个迷。塔身斗拱有10余种,斗拱的形制为五铺作,并出现了辽代最具有代表性的45°斜拱。 塔刹为窣堵坡式,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损坏,塔上的塔刹现只存圆形覆钵、相轮、圆光、宝盖、仰月、宝珠与刹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