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产与特产 » 物产与特产 » 风味小吃 » 石头饼

石头饼

石头饼是山西关公故里的一项特色名吃,中华传统烙制食品,是中国最古老的铁板烧食品。又称石子馍,唐代称石傲饼,明清朝称天然饼。该烹调方法主要利用石块传、散热慢,布热比较均匀的特点,从而达到控制火候的目的。制作时,先将石块烧热,然后将和好的白面或豆面直接放在石上制熟。其口感酥、脆、咸、香。      石头饼顾名思义是以石头为器具而制作的饼类,具有明显的古代石烹遗风。《白虎通》云;“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来吕,教民劳作。”然谷物粒食,不宜于火上直接烧烤,先民就发明了“石上燔谷”之法。《古史考》云:“神农叫时民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关于“石上燔谷”,其他典籍中也多有所载,《礼记?礼运》有“其燔黍捭肠人。污尊而杯饮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之。”、“臂析肠肉加工于烧石之上而熟之也。”这种方法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石头饼在制作的前一天就先调好酵母;然后将麻油倒入瓷盆内,按比例将碱汁加入其中,搅拌均匀,随即倒入开水,再搅拌;油碱水晾冷后倒入面粉,用手搅匀呈棉絮状时,把面和好,软硬程度类似于干饼。面和好后,放十分钟,再制作。      制作前,先将石子淘洗干净,倒入砂鏊,擦点油(以防石子粘在面饼上),然后反复搅拌,使石子升温均匀。制作时,先揪一块面团,反复揉之,使之看似光滑即可。然后,把揉好的面团檊成圆状薄饼。将烘热的石子向鏊子的四周摊开,中央留下薄薄的一层,将圆状饼胚置于其上,再将四周的石子覆盖于上。一般每公斤面可制作15个左右。这种烙制食品的方法虽然古老,然而由于焙烙传热均匀,既不易焦糊又能熟透,吃起来咸酥成香而深受人们喜爱。后经民间不断演化,流传至今。      其形玲珑自然,口感清香酥脆,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经久耐储,携带方便,已成为人们探亲访友的必选礼品。

简介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出版科学技术类图书的专业出版社,拥有医学、地图的专有出版资质,获得“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省直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
地 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建设南路21号
邮 编:030012

网站运营:王祎凡 0351-4922100
电 话:0351-4922103(综合办)
0351-4922134(总编室)
0351-4922121(发行部)
Copyright◎山西文化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